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日本和纸的演进和创新进展

  • 张静语
  • 刘鹏
  • 黄艳燕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上海,200433

中图分类号: TS766

最近更新:2024-10-25

DOI:10.11980/j.issn.0254-508X.2024.10.020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EN
目录contents

摘要

随着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日本的手抄和纸派生出了新的门类——机制和纸。本文讨论了和纸的内涵、定义和应用范围,系统介绍了日本和纸的演进过程,重点整理了和纸机械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包括添加化学物质和改进工具等有效措施。和纸在演进和创新的同时,也注重传承传统技术。本文还展望了和纸发展对中国传统手工纸未来传承与发展的借鉴意义,中国手工纸应当加强造纸工艺中各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护传统造纸技术的特征;同时也应当完善评价指标和策略,保证机械化后的纸张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公元610年左右,中国古代手工造纸技术传到了日本,通过不断迭代和改进,终于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手抄和纸技术。手抄和纸与中国传统手工纸在纤维原料、书写性能、抄纸技法等方面均有所区别(表1),手抄和纸最大的特性是纤维层数多、质感密实,因此能防洇墨、不易破损且经久耐[

1-3]。虽有诸多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日本手抄和纸和中国传统手工纸均是以长纤维植物为主要原料,配合天然植物纸药,手工抄造使纤维充分交织而形成的纸[4]

表1  手抄和纸与中国传统手工纸的区[1-3]
Table 1  Difference between hand-made washi paper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andmade paper[1-3]
纸样纤维原料密度书写性能纸药原料尺寸/mm抄纸技法
手抄和纸 主要包括楮、三桠、雁皮 高,纤维间空隙小 质地密实,墨色层次单一,不容易透墨 黄蜀葵(主要)、圆锥绣球 小判(1 360×670,越前和纸)、中判(1 880×970,越前和纸)、大判(1 000×820,黑谷和纸)、四六判(1 091×788)等 流抄法、浇纸法
中国传统手工纸 竹、青檀、桑、构、楮、三桠、荛花、草等 低,纤维间空隙大 洇渗效果好,墨色层次丰富,润墨性好 猕猴桃藤(主要)、黄蜀葵、仙人掌、榔根、沙松根等 四尺(1 360×680)、丈二匹(3 670×1 440)、八尺(1 200×2 400)等 浇纸法、抄纸法、浇抄混合法

手抄和纸用途广泛,从宗教、艺术到民众日常生活皆有涉及,是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和纸的阶层由旧时的皇室、武士扩大到平民。随着使用者数量的扩大,和纸的使用目的也从抄写经文、书写官方文件、书画木刻艺术品等扩大到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民生用品(表2[

5-7]。日本的和纸文化日益兴盛,在17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造纸户多达68 562户,从业人员超过20万;直至日本经历西化过程的明治时期(1868—1912年),机制和纸逐渐冒头,但手抄和纸仍占主流地[8]

表2  日本和纸的用途变[5-7]
Table 2  Changes in the use of Japanese washi paper[5-7]
纸样时期主要用途
手抄和纸 7~8世纪 和纸用作书写佛经
9~11世纪 和纸用作书写材料,并开始作为贵族住宅的推拉门,折叠屏风等室内装潢材料
12~16世纪 和纸作为记录用纸,用于水墨画、佛教画、挂轴画、折叠屏风画、襖和画等
17~19世纪 和纸被广泛用于书法、绘画和传统工艺品等领域,也被用作普通人的日常用品,如雨伞、衣物等
19世纪~至今 和纸主要用于书法、制作明信片和名片等,发挥其艺术功能,不再广泛用于日常生活
机制和纸 19世纪~至今 诞生初期主要用于纸币制造等特殊需求,后期用途逐渐广泛化,包括书法和绘画、传统工艺品、装饰艺术、包装与建筑材料等

19世纪中叶,西方机器造纸技术进入日本,可批量生产且价廉的西方机制纸对日本手抄和纸造成了极大威胁,尽管手抄和纸比西方机制纸纤维长、质地薄但更坚韧、寿命更长,其存在产量低、价格高且不宜印刷等问题,使其难以与西方机制纸竞争。该时期,日本生活方式逐渐西化,很多传统的生产工具逐渐消失,使得日本手抄和纸市场进一步缩小。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手抄和纸的地位逐步下降,其作用也从日常使用变成特殊定制及传承工匠技能专用,日本传统和纸的造纸户大量转行,到1983年只剩下479个造纸[

8-9]

为了保住日本和纸文化,传统和纸的工匠对和纸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化生产,并通过各项措施不仅使机制和纸保留了日本传统手抄纸的特征,还融入了更多文化艺术特征,使日本和纸有了新的应用领域,并再次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至此,已传承了约1 500年的日本和纸,发展出2个分支,一支为纯手工抄制的和纸,一支为机械化制造的和纸,二者各有其应用领域。

如今日本和纸已经不再是单指手抄和纸,还包含采用机器制造但仍保留传统和纸主要物理特性的机制和纸,日本产业规格(JIS P0001)明确规定,和纸是在日本国内发展而成的特有纸张的总称,可分为手抄和机制和纸2类,指由韧皮纤维混合纸药等天然助剂手抄而成的纸张,也指以机械化生产而成的纸[

10]。将引入机械化造纸设备制备和纸与传统手抄和纸统称为和纸,其主要目的是将按日本传统的工艺制造的纸张与西方引进的洋纸进行区[5,9]

1 和纸制造技术的演进

从对中国传统手工纸制造技术的模仿,到日本纸的本土工艺,继而形成独特的和纸,这一发展过程就足以说明日本匠人对纸张质量与用途的严格要求与不断创新。

1.1 和纸制造技术的创新

为应对机械化技术对传统造纸工艺的挑战,满足生活方式改变后的日本人对和纸的需求,对传统的日本和纸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如添加化学材料或改变造纸的工具。此外,不同的造纸工坊根据各自市场需求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创新。因此,在保证和纸整体质感的前提下,通过上述制造技术的创新,手抄和纸与机制和纸无论在工艺还是成纸特性方面,均形成了较大差异(表3)。

表3  日本手抄和纸与机制和纸的区[7,11-12]
Table 3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hand-made washi and machine-made washi[7,11-12]
项目手抄和纸机制和纸
特性 纤维原料 楮、三桠、雁皮等 木材纸浆(针叶木、阔叶木)与楮、三桠、雁皮等混合使用
纤维长度 长短结合
尺寸/mm 小判(1 360×670,越前和纸)、中判(1 880×970,越前和纸)、大判(1 000×820,黑谷和纸)、小杉(258×379,周桑和纸)、画仙(1 360×730,黑谷和纸)等 A0(118.9×84.1)、B0(145.6×103)等
印刷性
洇墨性 纤维较为疏松,墨迹容易下渗,洇墨性好 纤维紧密,表面施胶,洇墨性差
价格 普遍昂贵 便宜,长纤维植物用量的增加而上涨,甚至高过同类别手抄和纸
寿命 纤维破坏少,寿命长 纤维破坏多,寿命短
工艺 打浆 人工捶打/打浆机 打浆机
添加剂 天然植物纸药 填料、黏着剂、消泡剂、纤维增强剂、悬浮剂等
碱煮 草木灰(碳酸钾为主)、石灰(氧化钙为主)等 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漂白 日晒、雪晒 漂白剂
抄纸速度
抄造时pH值 碱性、中性 酸性、中性
刷毛痕迹 不规律且间隔大 较为规律
抄造连续性 单枚抄造 连续抄造后切割

1.1.1 添加化学材料

手抄和纸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尽管其具备长纤维的坚韧特征,但整体上来说,其表面不够平滑、容易渗墨且无法适应印刷机的强拉[

5]

为了满足印刷需求,手抄和纸在抄纸环节中添加硫酸铝、盐酸或硫酸等化学试剂,将pH值调整到5~6,以配合施胶剂达到固定颜料、减少渗墨、提高印刷性能的效果;为了增加强度,在造纸过程中添加聚碳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由此抄制的和纸比汽车中使用的玻璃更坚固,大大拓展了和纸用途,使其不仅可以用于制作精美的耳环、时钟、挡风玻璃,还能用于建造房屋墙壁。此外,加入高分子聚合物的和纸还能用于雕塑,满足现代人对艺术创造的需求;为了强化和纸的防水与吸水功能,在造纸过程中添加了合成纤维,使这类和纸制作的产品可以经受风吹雨打,同时也更加平滑,适合高清打印,使图像具有更好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为了适应机械生产并提高性价比,改变原料配比,在使用长纤维植物原料的基础上,大量加入短纤维木浆、化学浆等,使纤维更快交织,更适应机械的连续生产,节省时间、降低生产成[

11-13]

1.1.2 改进造纸工具

在从日本纸过渡到和纸过程中,制造工具与方法在不断地推进与创新。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日本工匠改良了带有竹帘的特质木框用于抄纸,配合该工具创造出全新的抄纸方法“流抄法”,由此抄造的和纸纸质柔软、触感舒适、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与独特的纹理和纹饰,且更加耐[

7,14],由此实现了对原有中国传统手工制纸技术的改革。细数和纸在机械化创新过程中造纸工具的改良,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1.2.1 引入打浆机

打浆机的功能是对造纸原料进行前处理,使纤维充分打碎、混匀。机制和纸使用打浆机进行纤维的初步解离,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打浆效率。在日本国内主要使用荷兰式打浆机和薙刀式打浆[

7,12]

1.1.2.2 改良抄纸机

抄纸机的改良有2种思路,第一种是改造西方抄纸机适应日本和纸生产。西方抄纸机的生产过程中,纸张纤维向同一个方向运动,通过水平摇摆形成纤维间的缠绕,纤维交织层数较少,洋纸的强度也随之降低。因此西方造纸机并不适用于以长纤维植物为原料的和纸生产。1957年高知县的高冈丑太郎改进了已有的短网抄纸机,发明了悬挂式短网抄纸机,该机器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利用长纤维原料,并且加入了抄造时横向摇动的功能,增加了纤维的层数,最大程度地模拟了手抄和纸的纤维交织方式,可以制造出与手抄和纸类似质感的机械和[

12,15]

第二种是将现有的手抄和纸的复杂工序进行省人力、系统化的改造,主要措施是发明自动化的抄纸机。这种机器与西方机制纸不同,并没有改变手抄和纸的基本技法原理,只是通过机器代替了部分人工操作,如自动摇动纸帘、循环进浆等。这类抄纸机占地面积小,适合手工作坊生产,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抄造不同尺寸的和纸,最重要的是由于原理相似,其抄造纸张在纵横向的纤维配比也与手抄和纸类[

16-18]

1.1.2.3 使用蒸汽干燥机

干燥是传统手抄和纸工序中需要大量人力的限速步骤。手抄和纸的工序流程中,往往采用天晒的方式进行晒干。将纸贴在板子上频繁往返室内室外进行干燥,不仅耗费人力,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天气制约,梅雨季节几乎没有产量。明治17年(1884年),高知县开始使用蒸汽干燥机,利用热蒸汽干燥纸张。明治40年(1907年),爱媛县的筱原朔太郎发明了回转式的三角蒸汽干燥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干燥机的使用,也成就了和纸强韧且薄如蝉翼的特[

7,12]

1.2 个性化的机械化程度

在抄纸工艺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同的和纸工坊也有不同的选择。以越前地区的石甚制纸工厂、山田制纸所、五十岚制纸和小畑制纸所为例:石甚制纸工厂原本是贩卖和纸的纸商,从业人员少,一般根据买家需求确定和纸生产量,所以市场需求不大。在机制和纸技术传入越前地区后,石甚制纸工厂坚持手工抄纸,保留着越前地区最古老的手抄和纸技艺。鉴于这种经营策略,其生产的和纸一般使用最传统的雁皮和楮皮,在机械化程度方面,仅依靠打浆机进行长纤维的前处理,有时使用机器对纸张进行光泽加工;山田制纸工厂前身是纺织厂,转型为造纸厂后坚持手工抄纸,使用雁皮和楮皮为原料,由于山田制纸工厂的和纸卖点是纤薄,因此在机械化程度的选择上,除了使用打浆机对纤维进行充分处理外,还引入了不同类型的干燥机增加纸张的薄透感;五十岚制纸由大型造纸厂分支发展而来,兼顾手工和机械抄纸工艺,产品主要有2条生产路线:一是以装饰或艺术创作为目的的厚实和纸,可使用机械化水平较高的生产系统,共有4台打浆机和8台抄纸机,可以大规模生产。二是生产纤薄精细的书画纸和食品用纸,一般通过手工完成;小畑制纸所是创业时间最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造纸工厂,主要生产障子纸、壁纸等大型和纸,也可以根据需求裁剪名片纸、证书纸等小尺寸和纸,在纸张防伪芯片植入方面也拥有国家专利,小畑制纸所得和纸生产特征是短期量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综上所述,不同的和纸工坊根据原料、市场和产量需求的不同,选择了不同机械化程度的抄纸工[

15,19]

1.3 机械化和纸的质量保障措施

在机械化创新发展过程中,为保证和纸的本质不发生改变,需要设立质量评价指标和行业规范,保证机械化发展符合和纸产业要求。

1.3.1 设立质量评价指标

纸张纤维的理化性质是重要的纸张质量评价指标,日本可以进行纸张纤维质量指标检测的机构大体分为:国家或地方机构(如岐阜县产业技术综合中心、日本纤维检查协会)、企业(如大王制纸保安检查系统公司)和大学等。对纤维的质量评价有多种维度,首先是纤维的种类鉴定,即初步判定纸张的原料种类,主要采用显微镜观察纤维微观形态,测量纤维指标;其次是纤维的理化性质测定,在日本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进行pH值(JIS Z 8802:2011)、厚度和密度(JIS P8118:2014)、耐折度(JIS P 8114:2003,JIS P 8115:2001)、滤水性(JIS P 8121—1:2012,JIS P 8121—2:2012)和平滑度(JIS P 8155:2010)等指标的测试;纸张的杂质分析需借助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精密判[

10, 20-21]

纸张抄造时的水质对纸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水质检测指标也是质量评价指标之一。如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过多会引起代谢产物的有机酸加速纤维酸化、老化;部分金属离子在纤维表面残留,降低纸张寿命。以美浓和纸为例,岐阜县公共卫生中心可以对相关造纸工坊进行水质检测,出具微生物活性、重金属残余量在内的品质报[

22]

1.3.2 制定行业规范

首先是严格的品牌准入机制。以美浓和纸为例,目前共有3个品牌:本美浓纸、美浓手抄和纸、美浓机制和纸。在美浓和纸产区,不仅针对2个手抄和纸的品牌进行了原料和生产方法的严格规定,对于机械化生产的机制美浓和纸也有诸多限制要求,如原料中必须包含非木材纤维;必须拥有与手抄和纸类似的质感、光泽、韧性;生产商必须加入美浓和纸品牌协同会员等,满足以上条件才可以冠名为美浓机制和[

23]

其次是造纸原料溯源机制。越前和纸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食品用和纸的安全性,目前造纸原料溯源机制在福井县和纸工业协同组合中大力推行,建立了和纸溯源系统,对和纸生产中使用的所有原料、添加剂实施统一编号管理,每批上市的和纸均附加一份溯源说明书,包含了韧皮纤维、纸浆、染料、纸药等的具体编号。因此,对于机械化生产后的和纸是否使用了规定的韧皮纤维原料或适量的化学添加剂也可以进行监[

24]

2 和纸的传承与发展

尽管机制和纸尽可能地复制传统手抄和纸的功能与质地,但传统手抄和纸与机制和纸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不仅在于是否机械化,还在于机制和纸的成分也不完全等同于手抄和纸,特别是制备过程和添加剂的多样性,使日本机制和纸有上百种变化,这与传统手抄和纸有较大区别。无论手抄和纸还是机制和纸均被冠以“和纸”的名称,难以分辨。尤其对于大多数文化遗产保护与收藏单位,大多希望使用传统手抄和纸,但和纸的名称被泛化,难以分辨。西方学者认为,机制和纸本质上就是传统的亚洲造纸技术与欧洲西方造纸技术的混合体。由于商业竞争,造纸方法与其使用的原料严格保密,新开发的施胶剂、化学处理以及纸张植物纤维的变化,使纸张的长期保存特性发生改变,还可能会与需要长期保存的藏品材料相互作用,以上均会使长期以为和纸就是保护藏品的最佳选择的用户对“和纸”名称的泛化感到不[

3, 6]

由于机制和纸中添加的成形助剂、漂白工艺和其他试剂的信息披露缺乏一致性和透明度,相关学者建议,在选用和纸进行文物保护时,必须进行纸张调查,依据保藏的需要对选用的和纸进行分类分级使用(表4)。

表4  藏品保护用纸和选择建[6]
Table 4  Collection protection paper and selection advice[6]
保护级别纤维构成生产方法

博物馆/文化遗产级

(用于珍贵文物)

100%日本国产韧皮纤维 完全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使用木灰、纯碱或石灰,不使用化学漂白剂和成形助剂,在木板上干燥
保护级(I) 100%日本国产韧皮纤维 采用接近传统的方法制成,一般手工制作或机器制作,使用纯碱或石灰,不使用化学漂白剂,不染色或用天然/合成染料染色,加入天然/合成的成形助剂,在木板上干燥或使用不锈钢壁的干燥机
保护级(Ⅱ) 纯进口韧皮纤维或日本国产与进口韧皮纤维的混合 手工制作或机器制作,使用纯碱、石灰或烧碱,不使用化学漂白剂或使用无氯的化学漂白剂,不染色或用合成染料染色,使用天然/合成的成形助剂,在木板上干燥或使用不锈钢壁的干燥机
保护级(Ⅲ) 韧皮纤维和高品质化学纯化木浆(高α-纤维素含量)的混合 手工制作或机器制作,使用纯碱、石灰或烧碱,不使用化学漂白剂或使用无氯的化学漂白剂,不染色或用合成染料染色,使用天然/合成的成形助剂,在木板上干燥或使用不锈钢壁的干燥机

标准级

(不建议用于保护)

由韧皮纤维和未纯化的木浆或其他合成材料的混合物制成 手工制作或机器制作,使用烧碱,使用化学漂白剂,不染色或用合成染料染色,使用合成成形助剂,使用不锈钢壁的干燥机

2.1 手抄和纸的保护传承

尽管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手抄和纸的市场缩小,但在日本传统造纸工匠的坚持下,传统的和纸制造技术辗转流传千年以上,仍然没有失传。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和纸产业虽然逐渐走向机械化的量产之路,但传统手抄和纸依然有许多无法被机制和纸替代的特征。首先,手抄和纸的强度高、寿命长,在抄纸过程中,手抄和纸注重纵横向的纤维流动,虽然机制和纸尝试模拟这种运动,但手抄和纸的纤维交织紧密度和层数均大于机制和纸,且手抄和纸的造纸原料为长纤维植物,在各工序中很少或不使用化学试剂,纤维的长度和完整度很高,强度和寿命也随之上升。其次,手抄和纸行业虽然规模小,但区域特征明显,在政策指导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对市场的反应灵活。最后,手抄和纸自被认定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文化符号的作[

1,5,9]

直至今日,仍有部分和纸生产者坚持使用传统技术,并在长达数周乃至数月的过程中手工完成所有步骤。其技术仍然保持着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经验,这种自然形成的规范通过家族和学徒代代传承。正是基于这种良好的传承性,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将石州半纸、本美浓纸和细川纸制作技术定为非物质文化遗[

5]。良好的传承也离不开政府层面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

(1)文化遗产认定:1968年日本开始实行“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等多层次保护标准认定,截止目前,在和纸方面主要认定了国家指定重要非物质文化财产(越前奉书、土佐典具帖纸、名盐雁皮纸)、国家指定选定非物质文化财产(小国纸、西之内纸、程村纸等)、传统工艺品(美浓和纸、越中和纸、内山纸、因州和纸等)、都道府县指定非物质文化财产(深山和纸)、都道府县指定传统工艺品(东山和纸、白石和纸、上川崎和纸等)[

2]。除手抄和纸外,对抄纸技术及相关用具也进行了国家指定选定保存技术的认定,如有宇陀纸的制作技术、手抄和纸用具的制作技术等;国家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财产认定,如有东秩父及其周边手抄和纸用具与制品、加贺地区手抄和纸制品与民居等。这种层级分明的保护认定,可最大程度平衡资源,针对性地保护重点目[25-26]

(2)组织化运营和相关法案制定: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传统手抄和纸从业者建立了全国手抄和纸联合会,是从业者积极交流原料、技法的平台,更是维护日本手抄和纸市场秩序的重要组[

26]。一些生产和纸传统的地区被认定为“和纸之乡”,政府对这些地区提供支持,促进当地和纸产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政策扶持,手抄和纸行业可以最大程度共享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提高手抄和纸的品牌定位和行业地位,随时对市场动态做出反应,改变生产的形式,而且也便于国家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及时的统一调控和政策指[27]。截止目前,和纸保护相关法案共2项,分别为《文化财保护法》和《关于传统工艺品振兴的法律》,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和纸的文化价值,帮助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认可和保[2]

2.2 机制和纸的应用前景

要弄清机制和纸的应用前景,需明确机制和纸与手抄和纸的区别与优势。机制和纸虽然使用了机械化的现代技术,但仍然与西方机制纸存在较大的区别(表5),在原料选择、质感加工、造纸助剂选择上均存在很大的差[

11,28]。整体上来说,机制和纸的造纸原料和成纸原理还是与日本传统手抄和纸更接近,因此,比西方机制纸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具日本传统特色的质感。由此可见,机制和纸的应用市场与手抄和纸的有一定重[9]

表5  机制和纸与西方机制纸的区[11,28]
Table 5  Differences between machine-made Japanese paper and Western machine-made paper[11,28]
项目机制和纸西方机制纸
特性 纤维原料 木材纸浆(针叶木、阔叶木)与楮、三桠、雁皮等混合使用 木材纸浆(针叶木、阔叶木)、非木材纸浆(竹)、回收纸(旧报纸)、合成纤维纸浆(维尼纶)
纤维长度 长短纤维混合 短纤维
质感 分层,有正反之分,正面质感略顺滑,背面质感与手抄和纸一致,有纤维交织,成纸后有毛边,有刷痕 无正反,无手抄纸质感
工艺 打浆 打浆机 打浆机
蒸煮 碳酸钠、氢氧化钠 蒸煮助剂(蒽醌、二氢二羟基蒽二钠盐、醌等)
抄纸机 短网抄纸机、悬挂式短网抄纸机 长网抄纸机、圆网抄纸机
纤维交织特征 可以使用长纤维原料,并且加入了抄造时横向摇动的功能,增加了纤维的层数,最大程度模拟了手抄和纸时的纤维交织方式,可以制造出与手抄和纸类似的质感 纸张纤维向同一个方向运动,通过水平摇摆产生纤维间的缠绕,纤维交织层数较少,强度低
抄纸效率 低于西方机制纸 最快约2 000 m/min

然而,机制和纸与传统手抄和纸相比也有诸多区别(表3)。虽然机制和纸在寿命和质量上有劣势,但其也有独特优势:首先是质地均匀平整,印刷性好。机器制造的和纸具有更加均匀的纤维分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压力和温度,因此机制和纸通常具有较为平整的表面,纤薄致密的厚度和手感,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因此更适应复杂的表面加工和多样的功能。其次是生产效率高、价格低。机器制造的和纸可以大批量快速生产,生产效率较高,产量的上升使得机制和纸的流通比手抄和纸更广泛。机制和纸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和纸的特性与质感,可以作为手抄和纸的平价替代[

9,12,18]

基于以上的特征与优势,日本的机制和纸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根据日本机械和纸联合会的统计,目前共有58家会员企业/工坊,包括日本家庭纸工业会、机械抄和纸同业会和卫生纸JIS普及会等团体组织生产卫生用纸、加工原纸、家庭用纸等多种门类的商[

29-30]。具体来说,在艺术方面,机制和纸可以用于书画创作和制作传统工艺品,如纸灯笼、纸伞、纸扇等各类造型艺术,还出现了名为“和纸艺术家”的职业类别,通过加工各式各样的和纸艺术品并举办和纸艺术[5,7]。在建筑方面,机制和纸应用于壁纸、纸拉门、贴画等,在展现传统纹理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功能性优势,如吸湿透气性强、强度大等,价格也比手抄和纸更加实惠,可以经常更[3];在办公生活方面,机制和纸常用于制作精美的和纸胶带、贺卡、信纸等,充分体现其古朴的质感、特殊的透光感以及易于印刷的优[31];在文化符号方面,可以用于制作神社的装饰物和祭祀品,以及祭典所用的花[31];在包装方面,机制和纸也被用于包装礼品、食品等,展现出其优雅和环保的特性,尤其是与传统日本酒的搭配,相得益[5];在印刷方面,机制和纸非常适合进行高清打印,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也比普通木浆纸更坚韧耐[3,7,14]

综上所述,机制和纸展示出了不同于西方机制纸和手抄和纸的发展前景。机制和纸可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产量生产出手抄和纸无法生产的具有独特性能的纸张,也可以与现代和当代艺术结合,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晶,展现出日本文化和艺术的精髓。这也许是纸张应用大幅缩减的今天,日本机制和纸仍然可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3 结 语

本文细数了和纸在传承与机械化之路上的各项有效措施。为了应对西方机制纸的快速崛起,机制和纸应运而生。机制和纸提高了和纸产业的生产效率,保住了和纸在日本市场的口碑和份额。现今,政策支持手抄和纸与机制和纸走不同的发展路线,采取差异化运营措施。通过政策保护优势,对手抄和纸开展保护与传承,借助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走高特殊性、低产量路线;借助高产低价的特性,促使机制和纸拓展和开辟新市场,提高产品的多样性,走高产量、普适性路线。

日本手抄和纸与机制和纸的协同发展进程可以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少启示。我国手工纸制作的各个环节存在规范化和标准化不足的问题,如原料植物选择不规范,工艺技法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导致成纸质量没有统一性。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通过组织化管理,定期统计原料植物的品种、产量和流通情况,发挥本土植物的种质资源优势;建立原料植物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对市场价格的干预,实现良性循环;大力保护传统技法的多样性,将传统经验转化为标准流程,为良好的传承体系打下基础;进一步规范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传统手工纸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行业标准。

中日面对的手工纸传承与发展问题是相似的,我国应当汲取经验,在保留传统造纸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推广机械化生产,严格控制纸张质量,引导传统手工纸走上创新与演进之路。

参 考 文 献

1

町田誠之. 和紙の道しるべ[M]. 京都淡交社200021-32. [百度学术] 

2

丁成东. 日本手漉和纸的今昔[J]. 美术观察201711): 26-27. [百度学术] 

DING C D.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Japanese handmade washi paper[J]. Art Observation201711):26-27. [百度学术] 

3

全国手すき和紙連合会. 和紙の手帖Ⅱ[M]. 福井全国手すき和紙連合会1996. [百度学术] 

4

张静语黄艳燕杨光辉. 和纸制造与修复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605): 686-694. [百度学术] 

ZHANG J YHUANG Y YYANG G H. Review of biolog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washi manufacturing and restoration[J].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21605):686-694. [百度学术] 

5

山下実. 和紙の変遷と未来像[J]. 表面科学2017386): 307-309. [百度学术] 

6

MIZUMURA MKUBO TMORIKI. Japanese paper: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use in Western paper conservation[C]//Proceeding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con Book & Paper Group. LondonThe Institute of Conservation20158-10. [百度学术] 

7

全国手すき和紙連合会. 和紙の手帖Ⅰ[M]. 福井全国手すき和紙連合会1988. [百度学术] 

8

大脇保彦. 明治期における和紙業の地域的展開について[J]. 人文地理1970223): 282-311. [百度学术] 

9

小畑登紀夫. 手漉和紙産業における光と影[J]. 近代日本の創造史20121420-34. [百度学术] 

10

JIS P0001 紙・板紙及びパルプ用語 [S]. 东京日本規格協会2023. [百度学术] 

11

中場幸郎. 機械漉和紙加工の二三の問題[J]. 紙パ技協誌1960145): 292-294. [百度学术] 

12

稲葉政満加藤雅人. 機械漉き和紙への技術革新[C]//特定領域研究「日本の技術革新-経験蓄積と知識基盤化-」第2回国際シンポジウム. 東京200631-32. [百度学术] 

13

村上弥生. 明治期における改良・特種和紙の開発と展開[J]. 日本森林学会誌2006886): 465-472. [百度学术] 

14

小畑登紀夫. 紙漉きイノベーター吉井源太[J]. 近代日本の創造史2011113-11. [百度学术] 

15

小林良生. 高知県機械すき和紙業界の現状を支える技術的風土[J]. 紙パ技協誌1980347): 437-442. [百度学术] 

16

望月栄和. 手漉き和紙の自動化 ・省人化システムの開発[J]. 紙パ技協誌19954911): 24-40. [百度学术] 

17

稲葉政満加藤雅人. 手漉き和紙製造用省力化装置[C]//特定領域研究「日本の技術革新-経験蓄積と知識基盤化-」第4回国際シンポジウム. 東京2008173-176. [百度学术] 

18

稲葉政満加藤雅人. 画仙紙の技術革新[C]//特定領域研究「日本の技術革新-経験蓄積と知識基盤化-」 第3回国際シンポジウム. 東京200731-34. [百度学术] 

19

辻岡昇悟. 越前和紙における近代化と工場の個性[J]. 京都先端科学大学人文学部学生論文集202321): 75-87. [百度学术] 

20

依頼試験:岐阜県産業技術総合センター[EB/OL]. [2024-04-12]. https://www.gitec.rd.pref.gifu.lg.jp/using/testing.php. [百度学术] 

21

公益財団法人日本繊維検査協会[EB/OL]. [2024-04-12]. http://senikensa.jp/. [百度学术] 

22

岐阜県公衆衛生検査センター[EB/OL]. [2024-04-12]. https://www.koeiken.or.jp/. [百度学术] 

23

新ブランド認定基準 | 美濃和紙[EB/OL]. [2024-04-12]. http://www.minowashi-japan.com/examination. [百度学术] 

24

越前和紙|和紙トレーサビリティ[EB/OL]. [2024-04-11]. https://washi.jp/trace/index.html. [百度学术] 

25

和紙(わし)-文化財を維持する特用林産物2[EB/OL]//日本特用林産振興会. [2024-04-12]. https://nittokusin.jp/bunkazai_iji/washi/washi2/. [百度学术] 

26

陈刚. 日本对传统造纸技术的保护及其启示[J]. 文化遗产20124): 69-78. [百度学术] 

CHEN G.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paper-making technology in Japan and its inspiration[J]. Cultural Heritage20124):69-78. [百度学术] 

27

小川三四郎長田萌. 手漉き和紙生産者の経営実態と存続に向けた社会的課題 : 山形県の月山和紙・深山和紙・長沢和紙の事例[J]. 山形大学紀要. 農学2016173): 189-211. [百度学术] 

28

加藤晴治. 手漉和紙の進展とその将来[J]. 紙パ技協誌1959139): 686-693. [百度学术] 

29

機械すき和紙連合会[EB/OL]. [2024-04-11]. http://www.kikaisukiwashi.com/index.html. [百度学术] 

30

赵旸宇.日本制浆造纸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企业结构转变 重视研究开发[J].中国造纸2013328):79-84. [百度学术] 

ZHAO Y 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Japan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Corporat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Emphasi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China Pulp & Paper2013328):79-84. [百度学术] 

31

Japan’s Paper Culture | JetPens[EB/OL]. [2024-04-11]. https://www.jetpens.com/blog/Japan-s-Paper-Culture/. CPP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