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专区

版权信息

  • 主  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主  办: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编辑出版:《中国造纸》编辑部
  • 地  址:北京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 邮  编:100102
  • 电  话:社长010-64778171
  •              编辑010-64778158/59/60/61
  •             广告010-64778166/8168
  • http://www.cppmp.com
  • E-mail:cpmp@vip.163.com(社长)              cpp2108@vip.163.com(编辑)              cpg@vip.163.com(广告)
  • 总  编:孙 波
  • 社  长、执行主编:刘振华
  • 执行副主编:董凤霞
  • 广告负责人:龚 凌  张景雯
  • 发行:(010)64778173
  • 印刷:天津久佳雅创印刷有限公司
  • 国内总发行:北京市报刊行局
  • 订  阅:全国各邮局
  • 邮发代号:

    2-194

  • 国外总发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                         总公司
  • 国外发行代号:DK11070
  • 广告发布登记: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46号
  • 国内定价:25.00元/册
  • 版权声明:凡投稿本刊或允许本刊刊载的文章或信息,均视为同意本刊进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及其他形式出版、并同意本刊授权的合作媒体和网络平台使用. 本刊支付的稿酬中已包含该著作权的使用费用.本刊刊载的文章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友情链接

期刊介绍

    《中国造纸》(月刊  25日出版)是由中国造纸学会、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专业技术性刊物。《中国造纸》作为我国造纸工业技术领域的权威性科技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贯秉承科学、创新的办刊宗旨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服务我国造纸及相关行业。在造纸及相关行业各界人士的厚爱与帮助下、在造纸行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造纸》逐步成为我国造纸界声望高、影响力大的技术性刊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点击更多

2025年第44卷第1期

(下载当期目次)

    • 纤维组分清洁分离与高值化利用
    • γ-戊内酯/水体系预处理竹屑制备L-CNF的研究
      王欣雨,罗清,李燕,华飞果,戴磊
      以废竹屑为原料,利用γ-戊内酯(GVL)/水体系预处理结合温和的均质处理,制备了含木质素的纳米纤维素(L-CNF),并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GVL与水的质量比等因素对竹屑纤维的理化性质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GVL/水体系预处理竹屑并未使纤维结构发生改变,纤维素的初级结晶结构仍保留,木质素含量降低。GVL/水体系预处理竹屑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0 ℃、反应时间10 h、GVL和水质量比4∶1,在此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寸(平均粒径(15.4±4) nm)和较高紫外屏蔽性能(在UVA和UVB区段紫外屏蔽率均在90%以上)的L-CNF。
      2025,44(1):1-11    [摘要](45)    [PDF](10)    [HTML](23)
    • 酶解木质素的胺化及对刚果红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马自强,卢绢,林树锴,楼晨放,田勤奋,庄建东
      本研究以酶解木质素(EHL)为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对其进行胺化改性,制备胺化酶解木质素(NEHL),进一步提高其对刚果红(CR)染料的识别和选择性吸附,并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利用Mannich反应可在EHL表面成功接枝胺基;改性后的NEHL微观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表面光滑变为表面粗糙,其表面具有由不规则颗粒组成的结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EHL添加量为0.05 g时,对CR吸附量可达2 444.82 mg/g;对NEHL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NEHL对CR进行单层化学吸附。NEHL的制备工艺简单,去除染料性能优越,是一种潜在的去除废水中CR染料的吸附剂。
      2025,44(1):12-20    [摘要](33)    [PDF](8)    [HTML](41)
    • 儿茶酚化纳米纤维素增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孙贤昊,程正柏,刘莹莹,马淑静,王焱,杨玉杰,金星明,林兆云,刘洪斌
      本研究采用自由基聚合技术,在室温下成功合成了具有优异拉伸和黏附性能的生物质基水凝胶。在室温下利用多巴胺对纳米纤维素进行改性得到PCNF,将其加入水凝胶体系中,有效提高了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断裂应变1 250%和断裂应力82.0 kPa)。同时,利用儿茶酚基团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赋予水凝胶较好的黏附性。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在金属铁上的黏合强度高达22.50 kPa。此外,该水凝胶组装的应变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灵敏度(GF=2.768)、宽线性应变范围(高达500%,R2=0.99)、较好的响应时间(300 ms)和良好的稳定性。
      2025,44(1):21-28    [摘要](44)    [PDF](9)    [HTML](31)
    • 分级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效果研究
      李栋,许诚,陈前进,凃研,刘建华,杨意琳,王磊
      本研究采用4种有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级分;以磷酸为活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制备木质素基活性炭(LAC),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及外部环境因素对LAC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高的磷酸含量和活化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木质素级分制备的LAC对Cu2+的吸附效果越好。采用1,4-二氧六环分级的木质素级分在浸渍质量比2.5∶1、活化温度800 ℃下制备的LAC比表面积最大(806.74 m2/g),吸附效果最好,Cu2+去除率达98.3%。同时,LAC在不同环境温度和pH值下,对Cu2+去除率均保持较高水平;经过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效率达81%以上,解吸效率在73%以上,表明分级木质素制备的LAC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2025,44(1):29-35    [摘要](40)    [PDF](10)    [HTML](37)
    •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添裕,朝鲁门,刘颖,霍飞宇,杨扬,黄剑波,黄举,张景雯,刘文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因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且对环境友好,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中。本文以先进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LIB)和绿色材料纤维素的应用为背景,详细综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LIB中的不同应用类型,包括LIB隔膜、电极材料、聚合物电解质等。最后,提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应用在LIB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5,44(1):36-45    [摘要](46)    [PDF](14)    [HTML](33)
    • 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杨佳豪,贾文超,潘浩浩,曹欣雨,张贺,李长庚,肖添远,石海强
      空气中超量排放的CO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开发绿色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成为焦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可塑性等优点,在空气过滤器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在吸附CO2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展望。
      2025,44(1):46-56    [摘要](31)    [PDF](11)    [HTML](40)
    • 桉木预水解液木糖母液二次提糖研究
      路庆辉,曹衍军,仝庆文
      本研究分析了桉木预水解液木糖母液二次提糖的经济性,探讨了提高母液中木糖含量的方案,并设计了可行的二次提糖工艺路线,探索了专利菌种的生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半乳糖、甘露糖具有特异性同化作用的酵母,消耗母液中主要杂糖葡萄糖和甘露糖,提高母液中木糖含量。通过酸水解将母液中大量半纤维素中间体水解成木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单糖,母液木糖含量提升至79.03%;整个过程木糖含量提高25.79个百分点,实现了母液二次提糖的目标。
      2025,44(1):57-61    [摘要](37)    [PDF](13)    [HTML](27)
    • 纸基功能材料
    • 不同种类研磨淀粉用于纸质食品包装的防油性能研究
      张瑞娟,苏艳群,夏菲,刘金刚,肖贵华,孙德文,杨小博,黄举
      本研究采用机械研磨法制备了超细淀粉分散液,用于对食品包装白卡纸进行涂布,以探讨淀粉的种类、研磨淀粉粒径及涂布量对白卡纸防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阳离子淀粉和研磨高交联淀粉M更有利于提高白卡纸防油性能。此外,淀粉研磨粒径越小、研磨淀粉涂布量越高,白卡纸的防油等级越高。以高交联淀粉M为原料,当淀粉研磨粒径为0.264 μm,涂布量为3.5 g/m2时,涂布白卡纸的透气度降低了98.0%,防油等级达6级,吸油值达0.87 g/m2,油接触角达93.2°;当涂布量从2.23 g/m2增加到6.20 g/m2,涂布白卡纸防油等级从2级增加至9级,透气度从0.059 3 μm·Pa·s下降到0.000 081 0 μm·Pa·s,吸油值从2.32 g/m2降低至0.59 g/m2
      2025,44(1):62-68    [摘要](47)    [PDF](15)    [HTML](25)
    • 芳纶Ⅲ沉析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周万立,杨宽,王衡,何鑫业
      将芳纶Ⅲ聚合物溶液注入高速搅拌的凝固浴中制备芳纶Ⅲ沉析纤维,并采用湿法抄纸技术制备了芳纶Ⅲ原纸,研究了杂环单体含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溶液存储稳定性、沉析纤维结构及形貌、芳纶Ⅲ原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环单体含量高于30%才能制备稳定的芳纶Ⅲ聚合物溶液,高于40%时制备的沉析纤维具有较大的长径比,适宜抄纸;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沉析纤维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芳纶Ⅲ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宜控制为10 000~20 000 cP,比浓对数黏度为2.4~5.5 dL/g,得到的沉析纤维具有较高长径比和比表面积,进一步制备的芳纶Ⅲ原纸力学性能优异。
      2025,44(1):69-76    [摘要](33)    [PDF](7)    [HTML](27)
    • 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的加热卷烟纸导热性能研究
      汪刚,王雨青,卜子晨,汪旭,杨菁,费婷,徐刚强,王乾,郭磊,李山
      为考察加热卷烟纸导热性能,使用瞬态平面热源法进行卷烟纸导热系数检测,开展实验室内方法学验证,研究卷烟纸常规物理指标、压光处理、碳酸钙添加量、原料纤维类型、防渗透处理、温度对于卷烟纸导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检测卷烟纸导热系数的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均低于4%;卷烟纸导热系数与紧度呈正相关、与透气度呈负相关;经压光处理的卷烟纸纤维接触更加紧密、间隙更小,厚度、透气度减小而紧度增大,导热能力显著增强;碳酸钙添加量越大,卷烟纸厚度、透气度增大且紧度减小,但导热能力增强;麻浆和木浆等不同纤维原料的卷烟纸导热系数存在一定差异;防渗透处理的卷烟纸(改性淀粉涂布量0~0.17%)导热系数无明显差异;22~250 ℃区间内,卷烟纸导热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025,44(1):77-84    [摘要](54)    [PDF](14)    [HTML](34)
    • 造纸法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吸湿-解湿行为差异性研究
      李自娟,冯东民,陈娇娇,赵海洋,刘玉斌,孙朔,吕萱,马燕玲,高杨,李宜馨,李晓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等温吸湿线分别为Ⅲ型和Ⅱ型,等温吸湿行为有较大差异;烟草薄片的吸湿滞后现象不明显,而天然烟叶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吸湿滞后现象明显。Page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解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在干燥前期,温度升高加快了烟叶的解湿速率,而在干燥后期,温度升高使得解湿速率降低;相同环境下,烟草薄片的失水速率高于天然烟叶。经验证,Page模型对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含水率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5%内,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解湿情况。
      2025,44(1):85-91    [摘要](33)    [PDF](15)    [HTML](26)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层析法的卷烟纸中重金属元素快速检测
      董浩,胡兴锋,白文龙,郑帅,黄治,刘华,王澍,周明珠,邢军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3O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表面的Au壳能够产生拉曼热点效应以增强其表面修饰的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分子的拉曼信号,且其Fe3O4内核可被外加磁力吸附以富集样本中的靶标。基于这些特性,SERS免疫层析法具有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定量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卷烟纸燃烧灰烬中镉(Cd2+)、铬(Cr3+)、铅(Pb2+),3种重金属离子的灵敏度分别达1.424、0.937和1.568 ng/kg,检测实际卷烟纸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10%,检测时间(包含预处理)<30 min。
      2025,44(1):92-100    [摘要](37)    [PDF](10)    [HTML](27)
    • 制浆与造纸
    • 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对甲酸蒸煮纸浆性能的影响
      张宏宇,倪书振,张永超,陈晓倩,王兆江,秦梦华
      本研究构建了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协同甲酸的蒸煮体系,在蒸煮过程中,利用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与木质素碳正离子的亲核反应,抑制木质素分子间的缩合,从而提高木质素去除率,探究类木质素母体小分子对纸浆白度和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分别与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愈创木酚、紫丁香醇、水杨酸和苯甲醛组成蒸煮体系对杨木和松木进行组分分离,所得杨木浆白度(70.2%)高于松木浆(57.6%)。相比单一甲酸蒸煮体系,添加愈创木酚和紫丁香醇后获得的杨木浆白度由41.5%分别提升至70.2%和69.4%;同时,杨木浆中纤维素含量高于90%,木质素含量低于2%,制备纸张的撕裂、耐破和抗张指数显著提升,分别达3.16 mN·m2/g、1.03 kPa·m2/g和31.5 N·m/g。
      2025,44(1):101-109    [摘要](41)    [PDF](12)    [HTML](32)
    • 双螺旋挤压改良的竹材硫酸盐法蒸煮工艺的研究
      余湘,刘明友
      本研究通过对竹片进行双螺旋挤压预处理,再进行硫酸盐法蒸煮,以提高硫酸盐法蒸煮效能。结果表明,采用双螺旋搓丝揉搓机,机内压缩比1∶3对竹片搓丝预处理,在相同的蒸煮工艺(用碱量18%(以Na2O计)、硫化度20%(以Na2O计)、液比1∶4、蒸煮最高温度168 ℃、升温时间150 min、保温时间90 min)下,经预处理所得纸浆的细浆得率较未经预处理时提高了1.3个百分点,卡伯值下降了5.2个单位,黏度提高了9 mL/g。对经预处理所得纸浆进行蒸煮工艺的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在蒸煮用碱量降低1个百分点、蒸煮最高温度降低6 ℃的情况下,细浆得率较未经预处理时提高了9.1个百分点,卡伯值下降了0.8个单位,黏度提高了96 mL/g。
      2025,44(1):110-119    [摘要](31)    [PDF](7)    [HTML](22)
    • 竹化学机械浆筛分耦合长纤维级分磨浆的增强工艺研究
      黄楠,徐永建,杜鹏,谢章红,房桂干
      本研究通过筛分竹化学机械浆(简称化机浆)得到各级分原料,耦合长纤维级分进行PFI磨浆处理,并将磨后长纤维级分与未处理短纤维级分按原比例混和抄纸;通过形态、形貌和保水能力确定长纤维分级标准,研究了长纤维级分经PFI磨浆处理后的形态、形貌和滤水性能变化,并分析了竹化机浆筛分耦合长纤维级分磨浆处理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化机浆中R50和P200/R400级分含量分别为46.4%和27.3%;微观结构表征显示R50和P50/R100级分纤维形态完整,表面较为光滑。筛分耦合长纤维磨浆后,随着PFI磨浆转数增加,R50和R100浆料游离度下降,保水值上升,纤维平均长度减小,平均宽度增加;磨浆转数增至7 500 r时,细小纤维含量分别增至22.3%和26.6%。随磨浆转数的增加,R50和R100纸张松厚度下降,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均增加;R50-P50/R400和R100-P100/R400纸张松厚度下降,抗张指数升高,撕裂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2025,44(1):120-127    [摘要](35)    [PDF](13)    [HTML](22)
    • 构皮浆弱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研究
      刘江,侯敏杰,胡永康,刘传富,张春辉,蓝武
      本研究以实验室自制构皮浆为原料,使用Na2CO3-H2O2工艺进行漂白实验,分别探究了H2O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构皮浆漂白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最优工艺参数的精准度,对Na2CO3-H2O2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在H2O2用量2.9%、反应时间87 min、反应温度82 ℃的条件下,构皮浆白度达76.6%,聚合度从未漂浆的2 704下降至1 886。与现有书画纸用构皮浆的次氯酸盐工艺及NaOH-H2O2工艺相比,Na2CO3-H2O2工艺对纤维损伤更小,漂白效率更高。以Na2CO3-H2O2工艺制备的构皮浆具有白度稳定、物理强度高、耐老化性能更好、所抄纸张润墨性能良好等优点。
      2025,44(1):128-140    [摘要](38)    [PDF](14)    [HTML](24)
    • 微波膨化处理对蔗渣纤维在回用过程中品质衰变的抑制作用研究
      欧智宏,雷婉若,李佳豪,黄吉振,刘玉新
      本研究采用碳酸氢铵作为膨化剂,通过微波膨化技术对蔗渣回用纤维进行膨化处理,以降低纤维在回用过程中的品质衰变。结果表明,打浆度28、45和80 °SR的蔗渣纤维在回用第1次时角质化程度剧烈增加,而打浆度13 °SR的纸张角质化程度变化最大时为第6次回用。打浆度13、28、45和80 °SR蔗渣纤维在角质化程度最大增长点进行膨化处理后,其制备纸张的抗张指数较膨化前分别提高20.8%、15.7%、21.4%和11.3%,同时保水值有所增加。经微波膨化的蔗渣纤维由扁平状转变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结晶度明显降低,品质衰变得到抑制。
      2025,44(1):141-147    [摘要](36)    [PDF](11)    [HTML](28)
    • 醋化级木浆粕仓储水分控制及分析
      刘佳,王杰,周剑秋,李涵,李龙飞,李敏敏,费军
      本研究通过恒温加湿的方法对醋化级木浆粕的含水量进行研究,得出恒定存储温度(25 ℃)下,醋化级木浆粕的平衡含水量曲线。根据存储要求,最终得出温度25 ℃、相对湿度60%为醋化级木浆粕的最佳存储环境。因物料平衡水分受物料性质、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醋化级木浆粕的性质,从控制仓储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增加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醋化级木浆粕的平衡水分,从而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5,44(1):148-154    [摘要](28)    [PDF](10)    [HTML](17)
    • Mn-Cu复合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木质素类污染物的研究
      安俊健,卢锦程,汪珊珊,王鹏
      本研究以二氧化锰、硝酸铜和二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O2-Cu(mIM)2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以降解木质素模型物香草酸。采用单因素法及响应面法研究催化剂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活化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研究表明,在催化剂用量0.387 g/L、氧化剂初始浓度1.3 mmol/L、pH值为6.1的条件下,可以降解94.23%的香草酸;三维荧光检测表明,该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氧化降解对造纸废水中污染物;电子顺磁共振表征表明,该降解体系中的主要反应活性物质是1O2、·OH和SO4-·,其中非自由基1O2起主要作用。
      2025,44(1):155-165    [摘要](28)    [PDF](8)    [HTML](27)
    • 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石柳,汪光,于棋,韩东晖,武宇辉,赵文博,陈曦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口处高,上、下游低的趋势;排污口S4处的UV254值(波长254 nm处吸光度,用于表征芳香类污染物)最高,是上游S1处的4.25倍。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7~0.92,均处于较低水平;排污口S4处底栖动物类群仅有2种,密度(56.00 ind/m2)及生物量(4.18 g/m2)均低于上游,且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纲是单一的底栖动物类群;pH值、TP、UV254及荧光区域II的积分标准体积(Φ2,5)是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排放不仅改变了河口沉积物的化学组分,甚至会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
      2025,44(1):166-173    [摘要](33)    [PDF](13)    [HTML](25)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纸张中丙烯酰胺含量
      刘洋,沈臻煌,孙文刚,林婉婷,张权,蔡慧,张蒙,黄举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多级质谱(LC-MS/MS)测定纸张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分析了样品提取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丙烯酰胺在纸和纸板之间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究。本研究以水为提取液,将样品超声提取30 min后,采用LC-MS/MS的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样品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可以有效提高纸张中丙烯酰胺的溶出速率;同一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5%,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3.13%~99.89%,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此外,丙烯酰胺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在接触的纸和纸板之间发生迁移,生活用纸企业应对此现象予以关注。
      2025,44(1):174-178    [摘要](39)    [PDF](12)    [HTML](41)
    • 碱回收炉超低排放烟气脱硝除尘系统改造
      沈滨,刘碧涛,杨红志,李春
      本文分析了碱回收炉脱硝除尘的特点和难点,探讨了合适的应对措施,介绍了某碱回收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烟气脱硝除尘系统的特点和实际运行效果,为碱回收炉烟气治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提供了参考途径。
      2025,44(1):179-182    [摘要](45)    [PDF](15)    [HTML](27)
    • 生活用纸起皱数学模型系列研究纸张纹路与刮刀磨损时间的关系
      梁福根,俞晗,肖鹏,张勇,陈汉秋,来雷,陈文杰,姚胜,钱进,丁帅,陈世通,谢占豪
      本研究介绍了纸张起皱纹路与刮刀磨损时间之间的演变关系。基于对刮刀使用周期内烘缸涂层的观察和分析,涂层演变即其材料不同形变速率下的弹性模量演变,通过引入因刮刀压力而产生涂层形变面积的概念,再利用3个假设简化物理模型,对撞击点前后受力区进行了力学分析,理论推导了纸张平均纹路几何长度与刮刀磨损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以纸机稳定运行为条件来简化模型,经纸机实际生产验证,该模型可靠实用。
      2025,44(1):183-189    [摘要](38)    [PDF](10)    [HTML](28)
    • 苛化工段电石渣部分替代石灰的生产实践及工艺改进
      苗林,胡康乐,许继飞,杨晓丽,李洪菊
      以电石渣替代石灰进行绿液苛化,并进行生产中试,对中试过程中遇到的电石渣配比不稳定、消化乳液温度下降、过量石灰增加、白泥不易脱水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电石渣替代率20%(以有效CaO计)的情况下,对现有生产系统无影响。
      2025,44(1):190-192    [摘要](38)    [PDF](15)    [HTML](23)

    信息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在线期刊

    期刊检索

    关键词检索

    • 检索
    • 检索词:

    总目次

    排行榜top10

    漂浮通知

    关闭
    2025造纸科技周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