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近现代商业档案用纸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 王欢欢 1,4
  • 姚娇 2
  • 刘广瑞 3
1. 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 2. 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河北邯郸,056005; 3. 邯郸学院图书馆,河北邯郸,056005; 4. 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河北石家庄,050061

中图分类号: TS766K876.9

最近更新:2024-10-25

DOI:10.11980/j.issn.0254-508X.2024.10.022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EN
目录contents

摘要

本研究选取太行山文书夹藏福建省屏南县大宗账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纤维分析并结合文献记载,确认其纸张为皮纸,主要构成纤维为雁皮,部分样品掺有桑皮纤维或黄麻纤维,修复近现代商业档案时应依据其材质选择相应的修复材料。

民间档案用纸多用于记录族谱、田房契约、买卖凭证、交易记录、经济账目等。此类纸张需求量大、流转频繁、使用周期长,需要具备质地坚韧、防虫耐蛀、价廉易得等特点,因此,民间档案用纸呈现出与其他文化用纸不同的工艺特征。近年来,大量明清以来的民间档案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为研究民间档案用纸提供了材料。学界以民间档案为材料开展传统纸张工艺研究,目前有太行山明清时期地[

1]、湖北京山地区地[2]、湘西苗族地区清至民国时期地[3]等,上述成果中的民间档案用纸呈现不同的特征,反映了民间档案用纸存在地域差异。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地域较为分散,难以从中恢复明清以来民间档案用纸的全貌,因此关于明清以来民间档案书写用纸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时间和地域。

商业档案隶属于民间档案,包括发货单、契约文书、账簿、商人书信、店铺规章制度等。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中,夹藏了一批福建省屏南县的大宗账簿,计112册,共有4 700余页,时间从清咸丰年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时间连续、地域集中,保留了大量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信息,构建了区域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对于深化晚清民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

4]。本研究选取该批账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分析的方法,确定纸张的种类及工艺。与此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账簿类民间档案用纸的特征,以期为民间档案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屏南县为立足点,剖析近代福建地区的造纸源流与工艺,为中国传统造纸史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 实 验

1.1 实验原料

从太行山文书夹藏福建省屏南县大宗账簿中选取纪年清晰的账簿,并按照年份筛选样品。不同年份的账簿各选1册,若相同年份有多本账簿,则抽样选取1册。共选取了43册符合要求的样本,时间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样品信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见表1

表1  样品信息
Table 1  Sample information
序号编号年代(公元)类型
1 HTX13B37107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租簿账
2 HTX13B37103 咸丰三年(1853年) 租簿账
3 HTX13B37080 咸丰九年(1859年) 佚名
4 HTX13B37083 咸丰十年(1860年) 租簿账
5 HTX13B37002 同治元年(1862年) 收支账
6 HTX13B37035 同治三年(1864年) 收支账
7 HTX13B37081 同治三年(1864年) 收租账
8 HTX13B37003 同治七年(1868年) 支肉数本
9 HTX13B37090 同治七年(1868年) 佚名
10 HTX13B37086 同治八年(1869年) 佚名
11 HTX13B37082 同治十年(1871年) 租簿账
12 HTX13B37085 同治十二年(1873年) 收租数目账
13 HTX13B37084 同治十三年(1874年) 收租数目账
14 HTX13B37095 光绪二年(1876年) 收租数簿账
15 HTX13B37078 光绪三年(1877年) 租簿大吉账
16 HTX13B37088 光绪三年(1877年) 出入账及田地账
17 HTX13B37077 光绪四年(1878年) 租簿大吉账
18 HTX13B37076 光绪五年(1879年) 租簿大吉账
19 HTX13B37093 光绪六年(1880年) 租簿大吉账
20 HTX13B37105 光绪九年(1883年) 租簿账
21 HTX13B37040 光绪十年(1884年) 租簿大吉账
22 HTX13B37043 光绪十一年(1885年) 租簿账
23 HTX13B37021 光绪十五年(1889年) 租簿大吉账
24 HTX13B37032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宗族丁会收支账
25 HTX13B37033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出入数目账
26 HTX13B37029 光绪二十一年(1902年) 租簿大吉账
27 HTX13B37036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租簿大吉账
28 HTX13B37046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租簿账
29 HTX13B37022 宣统元年(1909年) 租簿大吉账
30 HTX13B37092 宣统三年(1911年) 佚名
31 HTX13B37009 民国二年(1913年) 出入数目账
32 HTX13B37048 民国癸丑年(1913年) 租簿大吉账
33 HTX13B37106 民国二年(1913年) 租簿大吉账
34 HTX13B37010 民国三年(1914年) 钱物出入数目账
35 HTX13B37068 民国甲寅年(1914年) 租簿大吉账
36 HTX13B37053 民国五年(1916年) 租簿大吉账
37 HTX13B37055 民国五年(1916年) 租簿大吉账
38 HTX13B37070 民国六年(1917年) 租簿大吉账
39 HTX13B37049 民国九年(1920年) 租簿大吉账
40 HTX13B37005 民国十六年(1927年) 支入账
41 HTX13B37011 民国二十年(1931年) 出入数目账
42 HTX13B37008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支入账
43 HTX13B37018 一九五二年(1952年) 收支账

1.2 纤维分析方法

在所选账簿空白纸页的边缘破损处,提取微量纸样进行分析。将挑选的纸样浸湿在纯净水中,然后用解剖针分散。挑取分散好的纤维置于载玻片上,滴1~2滴赫兹伯格染色剂,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奥林巴斯CX41)下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纤维种属及纸张分类

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纤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纤维细而柔软、纤维壁上有横节纹、胞腔宽窄不均、纤维外壁较不平滑(图1(a)),另纤维腔内有胶状物,杂细胞呈球形或者方形(图1(b)),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9 mm、平均宽度为9.6 μm,综上判断该纤维符合雁皮纤维的特[

5-6]。第二类纤维呈圆柱形、有明显的横节纹、无草酸钙晶体,附有无定形蜡状物,蜡状物与赫兹伯格试剂染色后呈黄色(图1(c)),纤维的平均长度为18 mm、平均宽度为17 μm,综上判断该纤维符合桑皮纤维的特[6];第三类纤维有明显的节,纸浆中存在数根纤维连在一起的现象(图1(d)),黄麻纤维含有较多的木质[7],经赫兹伯格染色剂处理后偏黄色,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 mm、平均宽度为19 μm,综上判断第三种纤维符合黄麻纤维的特征。

图1  不同纤维的显微镜图

Fig. 1  Microscopic images of different fibers

有的样品仅含有雁皮纤维,有的样品掺有黄麻纤维或者桑皮纤维,也有的样品含有以上3种纤维。按照不同的纤维组成,将纸张分为纯雁皮纸和掺料雁皮纸2大类,样品的纸张种类及详细的纤维成分见表2

表2  纸张种类及纤维成分
Table 2  Paper type and fiber composition
纸张种类纤维成分样品数/例占比/%
纯雁皮纸 雁皮 8 18.6
掺料雁皮纸 雁皮、桑皮 23 53.4
雁皮、桑皮、黄麻 6 14.0
雁皮、黄麻 6 14.0

2.2 账簿纸张的制备工艺

该批账簿纸张中雁皮的检出率为100%,其中纯雁皮纸为8例,约占样品总数的 18.6%;掺料雁皮纸为35例,约占样品总数的81.4%,以上数据表明,该批账簿以掺料雁皮纸为主。

掺料皮纸属于传统的纸张种类,至迟隋唐时期就已经出[

8]。具体到雁皮而言,造纸过程中常在雁皮纤维中掺杂其他纤维。究其原因,雁皮纤维较细短,平均长度约3.87 mm,平均宽度约9.2 μm(对比桑皮纤维,其平均长度约为12.4 nm,宽度14.5 μm[6],因此掺杂其他种类的纤维,有可能是为了达到所需的厚度和柔韧度。

含有桑皮纤维的纸张样品为29例,约占总样品数的67.5%。桑皮纤维是传统的造纸原料,有的地区称桑皮纸为棉纸。如上文所述,福建地区历代皆有使用桑皮造纸的传统,将桑皮与雁皮混合制造皮纸体现了传统的皮纸制作工艺。

该批账簿中出现的另外一种纤维为黄麻纤维,含有黄麻纤维的纸张样品共有12例,约占样品数的28.0%。福建地区一般用黄麻制作丧服、刷碗布、绳索,《闽产录异》中提到“以黄麻、青麻疏梭之为布,以备丧服及洗涤器用……皮可索绹,圃者以约瓜棚……[

9]。北方地区麻纸的原料多为废弃的麻绳、麻袋、麻鞋等,该批雁皮纸中的黄麻纤维也可能来自于废弃的麻绳。

2.3 福建省造纸源流及主要原料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区域之一,其造纸历史悠久、纸张原料丰富,《小畜集》记载“时审知残民自奉,人多衣纸[

10]。这反映了至迟晚唐时期福建地区的造纸技艺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制作的纸张具有柔韧性,可以裁剪为衣服,同时纸张价格也较为低廉,贫民也能够使用。该时期的纸张以麻、楮、藤等韧皮纤维纸为主。北宋时期,福建地区开始用竹材造纸,该时期竹纸与皮纸并用。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竹纸闻名全国,根据清代的《闽产录异》记载,延平、邵武、长汀等地都生产纸,原料有篁竹、麻竹、绵竹、赤枧竹等竹类及麻头、桑皮、楮皮、藤葛、稻稿等其他原料。

2.4 雁皮在福建省造纸中的应用

雁皮也称为山棉皮,属于瑞香科荛花属,一般指“了哥王”(别名南岭荛花、地棉皮、别南根),福建各地都有分布,多生长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山坡、路旁、灌木丛、田间、旷野等处,茎皮纤维可用于造[

11]

《福建省志·轻工业志》提到姑田地区近代采用雁皮(山棉皮)、桑皮与嫩竹等漂料浆复配制造国画用纸,但具体使用时间不[

12]。《光泽文史资料》中提到光泽县司前乡从民国11年(1922年)开始使用山棉皮制作棉纸,其主要原因为闽北山区各处均有山棉树,山棉树皮容易剥离,用山棉皮制作的棉纸具有韧性好、耐磨、防虫蛀等优点。雁皮纸的用途广泛,一般用来书写需要长期保管的房地、契约。该地区生产的棉纸除了供本省使用外,还会销往浙江和江西等省[13]

该批来自于屏南县的账簿纪年清晰,最早可追溯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早于光泽县司前乡开始生产雁皮纸的时间(1922年)。说明在光泽县司前乡之前,福建省可能也有其他区域使用雁皮造纸。

2.5 屏南县造纸业

具体到屏南县而言,20世纪90年代的《屏南县志》提到:“清初,境内便有手工造纸业[

14],表明屏南县从清代之初就已经开始手工造纸,但此时制造的纸张种类不详。清代光绪年间《屏南县志》记载的“物产”中有“楮纸”,即用构皮抄造的纸张,也属于皮纸,说明至迟在清代光绪年间,屏南县已经开始生产皮纸。

到了民国时期,竹纸已成为屏南县的主要纸张种类,还销往临县。《屏南县志》提到:“民国30年(1941年),全县有纸作坊80余家,主要分布在前塘、梨洋、管洋、芳院等地。产品多为甲纸、海纸,年产量约40余t,其中销售邻县10余t,主要原料为毛竹等[

15]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具备雁皮生长的自然环境,新中国成立后,屏南县曾建立蜡纸厂,蜡纸的主要原料为雁皮,侧面反映了屏南县具有丰富的雁皮资源。除了雁皮外,屏南县也生产桑皮和黄麻,清代《屏南县志》记载“桑,颇少。”说明屏南地区具有桑树资源,只是分布不广。屏南县也种植有黄麻,现代《屏南县志》提到“麻类以苎麻为主,黄、红麻少量[

14]

根据以上文献,得到如下推论:屏南县具备制造雁皮纸的技术条件和原料,该批账簿有可能是由当地生产;此外,雁皮纸具有柔韧、防蛀的优点,便于长期保存,是房契、地契和账簿等民间档案的常用纸张。

3 结 论

太行山文书夹藏福建省屏南县大宗账簿使用的纸张为皮纸,主要构成纤维为雁皮,部分样品中掺杂有桑皮纤维和黄麻纤维,体现了传统的皮纸制作技艺。屏南县具有生产皮纸的技术条件和原料,这批账簿有可能是由当地造纸作坊所生产。

明清及以后,福建省及屏南县的主要纸张种类为竹纸,该批账簿并未选择竹纸,而是使用了皮纸,说明民间文书档案的纸张经过了筛选,并非完全符合造纸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修复民间文书档案时,应分析档案纸张的种类,以选择适宜的修复材料。

参考文献

1

王欢欢姚 娇刘晨虹.明清时期民间文书档案材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91694):131-135. [百度学术] 

WANG H HYAO JLIU C H. Research on the Materials of Folk Documents and Archiv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 Archives Science Study20191694): 131-135. [百度学术] 

2

方 媛陈亦奇常晓丽.湖北京山清代及民国地契手工纸原料及特征分析[J].江汉考古2019S1):143-149. [百度学术] 

FANG YCHEN Y QCHANG X Let al. Analysis of Raw Materi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andmade Paper for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Land Titles in Jingshan, Hubei [J]. Jianghan Archaeology2019S1): 143-149. [百度学术] 

3

谭 静顾培玲付小航.湘西苗族地区清至民国时期民间纸契的原料及用纸特征分析[J].档案学研究20221896):122-127. [百度学术] 

TAN JGU P LFU X Het al. Analysis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Paper Contracts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Miao Ethnic Area of Xiangxi [J]. Archives Science Study20221896): 122-127. [百度学术] 

4

刘广瑞.晚清福建屏南县丁会收支账簿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91):184-188. [百度学术] 

LIU G R. Research on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ccount Book of Ding Hui in Pingn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J]. Ningxia Social Sciences20191): 184-188. [百度学术] 

5

张超强赵灿星郝冰蕊.部分瑞香科植物韧皮部化学组分与纤维形态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23382):86-91. [百度学术] 

ZHANG C QZHAO C XHAO B Get al.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Fiber Morphology of Phloem of Some Thymelaeacea Plants [J].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2023382): 86-91. [百度学术] 

6

王菊华.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69-182. [百度学术] 

WANG J H. Fiber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copic Atlas of Chinese Paper Raw Materials [M]. 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1999169-182. [百度学术] 

7

陈琼华于伟东.黄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及组分研究现状[J].中国麻业20055):254-258,239. [百度学术] 

CHEN Q HYU W D. Investigation on the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nent of Jute Fiber [J]. Plant Fibers and Products20055): 254-258,239. [百度学术] 

8

李 涛.古代造纸原料的历时性变化及其潜在意义[J].中国造纸2018371):33-41. [百度学术] 

LI T. Temporal Change of Fiber Raw Materials Used in Ancient Chinese Papermaking and Its Implications[J]. China Pulp & Paper2018371):33-41. [百度学术] 

9

(清)郭柏苍.闽产录异[M].长沙岳麓书社198623. [百度学术] 

Qing Dynasty) Guo B C. Min Chan Lu Yi [M]. ChangshaYuelu Bookstore198623. [百度学术] 

10

(宋)王禹偁.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小畜集[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307. [百度学术] 

Song) WANG Y C. Qinding Siku Quanshu · Xiao Chu Ji [M]. ChangchunJilin Publishing Group Co., Ltd.2005307. [百度学术] 

11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编著. 福建植物志·第4卷[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9-40. [百度学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Fujian Province, the Compilation Group of the Flora of Fujian Province, Flora of Fujian, Volume 4 [M]. Fuzhou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339-40. [百度学术] 

1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轻工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129. [百度学术] 

Fujian Provincial Local Chronicles Compilation Committee. Local Chronicl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ujian Provincial Chronicles, and Light Industry Chronicles [M]. BeijingFangzhi Publishing House1996129. [百度学术]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光泽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光泽文史资料·第18辑[M].出版地不详1998128-131. [百度学术]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Guangze Count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Guangz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Volume 18 [M]. S.1.],1998128-131. [百度学术] 

14

李升荣毛云岑张正锐.屏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屏南县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207. [百度学术] 

LI S RMAO Y CZHANG Z Ret al. Pingnan County Local Chronicle Compilation Committee Pingnan. County Annals [M]. BeijingFangzhi Publishing House1999207. [百度学术] 

15

(清)沈钟编纂.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屏南县志四种[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138. [百度学术] 

Qing Dynasty) SHEN Z. Fujian Provincial Museum of Culture and History. Four types of Pingnan County Annals [M]. BeijingFangzhi Publishing House2014138. [百度学术]